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职业教育情况汇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职业教育情况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职业教育情况汇报

面向未来整合资源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切实把职业教育作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民素质、加快和谐××建设的重要措施,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着眼长远,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全面调整办学模式,推动和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经过积极努力,××职校占地面积达到5200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92人,在校生1000多人,学校先后开设家政服务,保安,缝纫工,建筑工,物业管理,宾馆服务,餐厅服务,机电一体化,电子应用技术,焊接,数控技术应用和机械加工技术等相关专业,2005年共培训各类人员24096人。学校成立以来,先后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星火远程培训基地”(××省仅此一家)。被农业部确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被国家计算机考试中心确定ceac认证考点学校,被省政府确定为“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被××师范大学授予“奥鹏远程培训中心”办学授权单位,被××市确定为“再就业培训基地”,被××市军分区确定为“国防后备力量培训学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顺应时展要求,赢得政府支持,全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发展职业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是提高全民素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内在要求,然而就××来讲,原创:过去职业教育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各自为战,相互竞争,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十分明显,严重影响和削弱了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形成了职高、电大生源不足,技工校、农机校停业、农民工无处培训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参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对县内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优化配置。具体是做到了“三个统一”:一是职教资源统一整合。主要是将县内原职业高中、××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卫生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农机校、技工学校、工会职工学校、经委职工学校等九所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县职业技术学校,利用原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的闲置校舍、场地作为办公和实习场所,在原第三中学设立职业培训基地和教学基地,承担全县职业高中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农民工培训等任务。二是上级政策统一使用。坚持学校整合、对上政策争取渠道不变的原则,充分发挥和挖掘原主管部门对上争取政策,特别是争取资金的潜力,多方出击,争取支持,捆绑使用资金和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把职业技术学校建成现代化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是部门统一步调。成立后的职业技术学校隶属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时接受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全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广播电视部门给予半费收取招生广告的优惠,将招生纳入教育部门的招生计划,统一考评。并将农机、卫生、教育、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培训任务放到职业技术学校,为学校发展提供可靠的培训保障。县财政还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实行足额拨付,将预算外收入100%返还,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支持学校的发展。同时全面加大对全县职教市场的管理,要求工商、教育、劳动等部门加大对县外招生机构的审批,严密审批程序,依法查处非法、招生机构,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赢得社会信赖,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中我们感到,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贴近市场、贴近群众,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努力作到办学理念、办学方式等的创新,才能永葆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大胆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1、创新办学理念,指导专业设置。为了避免学校整合后换汤不换药、新瓶子装旧酒问题的出现,我们首先在办学理念上进行了创新。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从××是农业县,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出发,我们切实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在提高全民素质上,坚持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三轮驱动,以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培训为主的路子,力求把职业技术学校建成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在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发挥出人才培养作用。按照这一理念,我们本着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发展、设置适销对路、贴近群众的专业,全力打造培训品牌,形成市场效应。目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第三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针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设了宾馆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针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对这些专业,我们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在师资配备、教学设备、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促其形成强势和特色。现在,已形成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草柳编、服装裁剪缝纫班等多个代表我校特色的专业,吸引了县内外有求职愿望的人员参加培训。

2、创新办学方式,增强发展活力。为了提高学校的市场知名度,作到培训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我们在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大力研究和探索联合办学,巧借外力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放大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与××技工学校、青岛博益学院、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合办学关系,现已达成培训协议200人,正在培训150人。另外,我们还把培训就业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号召全校教职工参与毕业生的就业与安置,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就业,完全就业。而且在推进就业过程中,坚持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考察企业的情况下,决不安置一名学生就业的原则,学校在取得有效的就业信息后,既派人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了解企业情况,再经就业指导办公室研究、讨论、认可,最后组织学生就业,保证就业质量,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扩大生源、加快发展提供保障。

3、创新办学制度,激发学生潜能。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大胆提出了学分制改革,给予学生选择课程、专业、教师以及时间、目的、形式的权利。学生根据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全日制、半日制或部分制时间学习,可以选择面授、函授或网络授课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形式,保证学生因人而异,各取所需,深受学生的欢迎。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深入实施,我们还全面推行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根据师资队伍现状,从各专业中选取2—3名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期分批地安排他们到省内外知名的职业培训中心培训学习,还组织专业课教师到××等知名企业顶岗学习。还从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教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进一步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行了人才培养标准化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坚持以赛促练,练赛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行了德育工程,让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推行了课程改革工程,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对课程设置按其性质、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积极构建综合课。特别是针对岗位确定课程深度、广度及技术训练程度,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决定取舍。重视选修课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爱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动学分制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创新科研机制,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工作中,我们切实把科研作为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来抓,提出了“科研强校、名师立校”的思想,创新机制,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科研平台,出台了教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教师把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科研与实践“两层皮”真正使科研发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强调从实际出发,把学校的科研工作放在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上、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和提高业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原创:立足教育教学,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攻课题、破难题。而且我们还建立了科研工作保障制度,加大科研器材的投入,满足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期,我们将投入资金150万元,购置与科研有关的实验器材,装备科研室,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目前学校共承担县级科研课题两项,正在申报市级和省级科研课题,

三、夯实学校发展基础,赢得时间考验,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长远效应,我们在学校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我们采取招商引资、资产置换的方式,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2005年,我们在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投资600万元建设一栋面积为5600平方米的集办公、食宿、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现已投入使用,实现学习、实践的良性互动。二是加强基地建设。主要是着眼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方面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等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把我校建成实力强、信誉好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采取定单式培训等形式,广泛联系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作到培训与输出的有效对接,适销对路,努力把我校建成企业的用工提供基地,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锻炼教师队伍。积极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素质,优胜劣汰,形成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条件成熟时,我们还要走国有民办的发展路子,将学校推向市场,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