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高职院教育教学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1、高职教学的现状
1.1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过少,且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过于空洞
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成分很复杂,有些是学习成绩较差,不能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的高中生,以及一部分职高和技校的毕业生。由于学生入学前具备的知识基础不一样,教材的选择上要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接受过系统知识学习的高中学生来讲,传统的高职教材难度偏低,而职高和技校的学生普遍接受过专业课程的教学,传统的的高职教材里面很多的重复性课程就让他们感到没有多大发挥的空间。除此之外,原有的学校教学计划安排过于教条,本专业和外专业的知识没有融会贯通,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1.2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本本主义”比较严重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部分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本本主义”。教师局限于教材,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吸收,很少考虑到书本上的知识有没有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更没有考虑到是不是适合高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毫无创新,这种以书本知识为主导的理论教学不仅不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特长方面的培养,局限了学生展示兴趣爱好的空间。
1.3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授课方式陈旧单一
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师资队伍还不够强大,在高职教育方面有所研究并具备高职教学资质的教师还很欠缺。过去在高等职业院校任职的教师大部分为本科老师,他们在高职进行兼职教学的时候常常会习惯性的依据本科生的要求来要求高职学生。有部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使用的是讲学的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灌输课本知识,学生参与较少,缺乏师生的交流互动。
2、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随着新型教学模式深入课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取代。这种立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正贯彻到高职教育中。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形式为:
2.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代替传统的教师为权威主体地位,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旨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单向交流向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的转变,让课堂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静态交流方式向师生相互沟通的动态交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吸纳知识向实践中积极创新方向转变。这样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2自主式教学模式
自主式教学模式,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为教师进行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制定提出意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这种模式指导下,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3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将书本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将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为例,自2007年开始,对2004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实施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工学交替的模式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第一学年安排为理论模块的课程,而第二、第三学年则实行工学交替制,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同时进入学习专业模块的学习和企业工作实习。工学交替制的管理上,是分岗位角色来进行管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按学生管理,学校统一的安排相应的文化课测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则由企业按员工管理,企业按照学生在实习期限内的业绩分发相应的工资。工学交替制的模式在专业学习模块时进行的,有利于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尽快的适应工作。
2.4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校、企业紧密结合为前提,以科研部门参与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产业互动式发展,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三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为例,他们在学校内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以学校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和教师、学生、工人两个“三结合”。2002年唐山市政府面向全市农民提供100项致富新技术中有3项是园艺技术专业教师研究的科研成果,科研技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唐山市林果业的长足发展。学院还和林果企业合作,推广优质高效苹果配套技术促进果农增产增收。而刘玉祥教授主持的核果类果树根癌病防治新技术研究更是解决了防治果树根癌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把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学校科研和企业的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学院与企业(工商业、农业、医院等)互利双赢的办学机制,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的高度统一。
2.5加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
3、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还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进行探索,总结出新的、更具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刘红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主要的高职教学模式
(一)“双元制”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德国高职教学的主要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塑造学生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的双重身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践与学习充分的结合,对学生在校教育的同时,使其真正的加入企业成为一名学徒,在实际的工作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让学生完成对书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
(二)“CEBT”模式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所代表的该种模式,其主要的特点是依赖职业能力的分析结果,确立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这种教学模式由政府和行业共同建立一个以国家为基础的培训框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全国统一的技能认证体系。对于此种教学模式来说,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但同样的,因为其过度的专注,也极容易造成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具有相符性。
(三)“CBE”模式
此种模式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在这两个国家充分的发挥出了自身发达国家的特性,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专业性培养。此种教学方法所培养的学生的专业能力极强,能够很好地胜任相关的技术工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过度强调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和素质的整体培养,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的依赖性过强,失去了可持续的发展潜能。除此之外,还有以瑞典为代表的教学模式,但其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因此本文并不列出。从上述介绍中已经可以看出,这三种从国外引进的高职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因此可以看出,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二、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一)国家的大力支持
要使高职教育真正得到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配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家可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首先通过财政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满足高职院校对设施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的需求。因为学校是施行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基础。其次,应该严格整顿高职院校,对于无法对学生进行真正有意义教育的院校做出停办的严肃处理,一方面可以真正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净化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形象,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同时,国家可以通过联系众多的国企,为广大的高职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切实的注重对学生实践和专业性的培养。
(二)改变家长和学生对高职的看法和态度
因为历史以及其他相关的原因,高职教育在学生和家长的印象中都是混时间无意义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家长和学生的这种错误看法和态度。只有当高职院校能够真正的吸收一些勤奋好学的优秀学生,才更容易取得显著的成果,从而改变社会的认同度。要做到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真正以培养人才、塑造人才为办学目标。经过数年的发展,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批有着高声誉和知名度的高职院校,例如四川德阳的建筑院校,其进行的就是高职教育,该院校的相关专业虽然是专科,但每年的高考录取线都超过了二本学校的录取线。这从一个方面表明,只要有出色办学质量,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就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优秀的学生也愿意进入此类学校,同时也佐证了高职教育能够在我国取得成功。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双证”和“2+1”模式结合
虽然目前来看,我国的高职教学模式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但不可忽视的是,应该根据国内的特点和各地的特色,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双证”教学,是国内对于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显著的成果和前进方向。高职院校采用“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分开的模式进行教学,只有当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在校混时间。为了取得职业资格证,学生只能不断的学习,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来取得该证书。“2+1”模式早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其内容是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前往实训单位进行实践,在学习了充足的理论性知识后,通过实践的锻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提倡两种模式的结合,能够较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工作。此外,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和相关的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积极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地特色的高职教学模式。
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职院校带来的人才培养却无法达到相应的程度,其中所涉及到的原因已经提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社会的贡献度不逊色于大学本科教育,要端正对其的态度和看法,正视其作用。通过国家对高职教学的支持,改变社会对其的认同度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一种动力,为了适应市场和社会,高职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努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的首要工作。
作者:冯春单位: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
第三篇
1、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
1、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与主要环节所在,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他们的质量与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水准。因此,高职院校就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出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敬业精神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来。事实上,根据我国教育部已经下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就需要从师资队伍方面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改革意识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那么,高职院校到底该如何建设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呢?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就应该首先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给他们创造多个机会进行深造,或者直接派他们到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中去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通过培训来成为各自专业里的专家能手等,不断巩固他们的旧知识,充实他们的新知识。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学校以及学院的发展实际情况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人才引进,尤其是要给予一些高级知识人才或紧缺人才提供特殊的待遇或照顾,并制定实施一系列教师管理与奖惩政策与办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引导教师向着教学、科研的双重方向发展,还可以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中直接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让其更具灵活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由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从而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与途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开展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活动。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建设必需且有效的人才训练基地。这些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先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训基地等的建设,要让各种实训基地向广大学生开放,并努力优化各种实训基地里的资源,让各种实训设备能够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真正共享。那么,在实训基地建设起来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就应该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合适的人才培养计划,要让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并加快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接受社会的共同监督,并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顺利就业,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步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走上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专长教育三者合一的有机整合模式。
1、3加强学风校风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应该从教学氛围方面入手,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校风与学风建设工作,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于学生干部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与激发,为他们设置好发展的目标,并引导学生干部组织好各种工作,真正发挥出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桥梁性联结作用。这些学生干部要能够在班级里组织各种多样式的班级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一种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还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而在高职院校校园里创造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当然,高职院校校园学风与校风建设也离不开师德师风的建设,这是因为高校里的教师行为与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端正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良好表率与导师,不断的深入到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当中去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从而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以自己的渊博知识面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在不断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最终促进自身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成为新时期有用之人。当然,高职院校还应该强化自己的教学督导建设工作,让其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机制之一,在学校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督导队伍,配备科学完善的督导机制,依据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来做到督与导并重,从而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树立起严格的工作作风。
1、4做好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就是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其专业设置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现实与学校教学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所在。如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够有效的适应社会需求,将能够引导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工作更灵活、高效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够让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反映出市场的实际状况,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切实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首先对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调研,然后再基于这些市场调研工作来及时调整原来的专业设置状况,并努力开发出全新的专业,做好专业整合工作,尤其是要能够建设出重点专业品牌,在高职院校中树立起一块了不起的专业教学品牌,真正让自身的专业建设工作做到结构合理与特色鲜明。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准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尤其要让该委员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中来,让专业设置更具特色,并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当然,高职院校还应该从专业设置方面考虑从外面引入具有高水准的专业带头人,优化开发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实践教学要求来整体性的优化课程设置工作,推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制度,推广精品课建设工程,真正让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工作具有高水平。
1、5突出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其重要的保障之一就是要强化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就业指导工作放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位置上面,要把此作为关键性的环节来抓好与落实。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保障体系,让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学院进行具体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让就业指导变得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开设相关的职业道德等课程,把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融入到相关的专业建设中去,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理念,尤其是要指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树立起择业观与创业观,增强自身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还应该设置专业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并配备相关的专业指导人员来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起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能够让学生定期的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降低培养成本,优化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高尚的教师团队,更为精良的教学设备,更为优质的软件资源,更为美好的教学环境等,从而让师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完善相关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周华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