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研究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兴趣又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人们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人们的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就会越浓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笔者认为,应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去引导.

一、课内引导

1.联系生活,设计问题.

例如,在讲“认识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出示问题: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个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这样,可以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2.精心指导,自主参与.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如果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对应相等的部分(边或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2)如果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两个对应相等的部分(边或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部分(边或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诱导启发,了解和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

3.“做中学”,“练中悟”.

例如,在讲“菱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菱形)猜想菱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菱形的特征.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适时表扬肯定学生.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习者做难度较大的题目、解释原理、证明过程等;让程度较差的学习者进行简单的训练,复述简单公式等.每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越学越爱学.

二、课外引导

1.“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学生喜欢你,他会对你所教这一门课程学习特别努力;反之,就会出现上课不听讲,学习不主动,严重的会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笔者对九年级学生作过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对原来的数学老师怎么看?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原来的教师充满挚爱和尊敬,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对原来的教师有厌恶、抱怨情绪.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平时要多关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用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和理解的鼓励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2.结合课外实践,发展学习兴趣

学数学最终是为了用数学,“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保持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数学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笔者以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课外实践:(1)购房贷款决策问题(通过调查银行利率、利息税及房价,决定哪种方式购房合算).(2)调查当地近年人口增长情况,预测今后人口数量,给政府提出建议.(3)商品营销策略问题:调查某种商品的销量与它的利润的关系,并决策如何可使其获利最大.对报刊亭售报情况调查(进价、售价,及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赔多少钱),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问:怎样决策收益最大?实践证明,因为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用然后而知不足”,拓宽了与课题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热爱.

三、结语

总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的探究道路.作为教师,要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倪万桂 单位:江苏兴化市戴窑乐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