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前言
初中阶段是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增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情绪偏激,好学求进,但组织纪律性较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因此,体育锻炼对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显得非常困难,他们被冠以体育学困生的名字。
2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2.1初中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体育学困生就是指在生理、心理、年龄等相应的水平领域中,对及时掌握和达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要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有较大困难的学生。除了具有同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2.1.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
初中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身高和体重增长的高峰期,体育课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初中学生往往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认识不清,对体育课的兴趣仅仅停在自身的喜好上,加上自身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造成学习体育的困难。体育学困生成为每个学校的普遍现象。
2.1.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部分体育学困生是由于自己体型较胖、身体素质较差、理解能力差等原因,造成学生自身在体育学习过程感觉困难,体验不到肌肉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丧失信心,缺乏主动锻炼的精神。长此以往,学生就不能从体育活动中感受到锻炼所带来的乐趣,以至于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降低,成为学习体育困难的阻力之一。
2.1.3意志品质薄弱
初中学困生意志品质一般都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因此,对时间持续较长、单调枯燥的周期性项目难以坚持,如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以及各种身体素质训练。另外,体育学困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缺乏勇气,对难度较大的项目产生畏惧,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以后的体育学习留下阴影。
2.1.4缺乏自信
体育学困生大部分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性较差,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做动作时缺乏自信心,怕同学们笑话,心理负担大,遇到困难时往往知难而退。
2.1.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
体育学困生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逆反心理、自我闭锁、放纵情感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他们对老师的性格及授课方式表示不满、反感,常常与老师作对,对体育练习满不在乎。同学关系也会表现出不融洽,对待同学冷漠。
2.2学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制度
现阶段,由于初中招生不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不作任何要求。随着教育改革,高中招生虽然对体育和学生身体素质重视,体育考试在中考成绩也只是区区30分,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分数,实在是微不足道。这就造成了学校对体育课的轻视,不仅不会对学生们的体育课不作出严格的要求,另外对于体育学困生也不会提出任何激励、改革措施,甚至会要求体育学困生放弃体育成绩。
2.2.2学校体育活动
学校的体育活动氛围是影响体育学困生转化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是学生培养体育运动爱好的积极因素,更是鼓励学困生积极参加运动的因素之一。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一般学校举行运动会,往往只是抽取少数体育优等生进行训练,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体育学困生毫无关联。在升学制度中缺少对体育课及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学校活动也仅仅局限于极少数体育优等生,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枯燥、单调,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更不利于老师教学。还会有哪位教师花大量时间、精力去转化提高体育学困生成绩。由于学校长期对体育学困生的漠视政策,初中学校体育学困生的存在和增多便不足为奇了。
2.2.3学校资源、教学条件
中学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一系列体育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更成为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必要条件。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在缺乏师资或运动场地、器材的条件下,对体育知之甚少,故缺乏体育运动应具有的运动能力。很多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资源条件不足,是体育学困生转化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这些现象最为突出,怎样正确面对、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了我们体育教师所最为关心的话题。
2.2.4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资源是开设体育课程最为核心的资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知识,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体育教师的这种作用是学生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爱好、转化体育学困生的重要力量。目前,师资条件不足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人数配备不足,也就是老一名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的情况。另一个是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不足,教学方法简单,内容重复、枯燥,驾驭课堂能力较弱,加上对学生缺乏耐心,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选项需求。这就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老师,更不喜欢体育课,进而成为体育学困生转化的阻力。
2.3家庭方面的原因
2.3.1家长的运动爱好和习惯
家庭因素对体育学困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的体育爱好及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上。如果学生的父母都有锻炼的习惯,在其进行锻炼的过程渐渐地影响自己的孩子运动行为,这对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每个家长的运动爱好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如某位家长喜欢羽毛球,其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可能也是羽毛球;如果家长喜欢足球,就会间接地影响其孩子喜欢足球。
2.3.2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中,家长更倾向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自己孩子身体锻炼。家长往往在假期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他们认为体育活动对孩子学习无用,又会耗费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限制或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这就使孩子们对体育活动接触少之又少,体验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难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或者身体素质难以达到体育课的要求。因此,家庭是造成体育学困生的一方面原因,家长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及自身的体育爱好对转化体育学困生起着一定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提高和完善家庭的体育教育也是减少和杜绝体育学困生的根本。
3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
3.1提高体育学困生思想认识
初中阶段的体育学困生大多数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受家里的影响,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成绩,也有一些学生怕苦怕累而不参加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运用生动的事例和体育英雄事迹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把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克服怕懒怕累的心理,磨练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2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爱护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想做好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应该是一个基本功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体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驾驭课堂和组织教学等能力。另外,在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应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身示范,做学生们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应歧视任何一名体育学困生,而应关心,帮助和积极引导体育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吸引体育学困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3与学生沟通情感,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体育学困生大多数意志品质薄弱、缺乏体育成就感的体验、自信心不足等特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和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体育教师只要对体育学困生多一些关爱,才能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消除体育学困生学习体育的的心理障碍,达到转化体育学困生的目的。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对动作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情绪等心理活动也会表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体育学困生由于身体素质差,意志品质薄弱,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容易产生了自卑和消极的心理。误认为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而时常产生与老师对抗的心理,在进行体育活动中不与同学进行积极的合作。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要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善于利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与体育学困生进行沟通,在体育学习过正中帮助并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建立融洽的是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掌握运动技能,缩小与同学们的差距。
3.4培养体育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是形成学生整个心理健康的基础。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特别是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学困生,他们亦是班级的一员,教师更应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和关心。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不如意时,体育教师决不能用偏激的语言讽刺挖苦,而应耐心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所在,积极帮助他们改进错误。同时,要善于借助这部分学生的微小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学习体育的信心。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体育学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多次尝试体育课上的成功体验,从而加强学困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4结语
做好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每个学校和体育教师最艰巨的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应树立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对与体育学困生倾注爱心,耐心指导,积极发现每名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评价,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其客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根本上实现对体育学困生的转化。
作者:陈春平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