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人才概念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概念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马克思主义人才概念探析

一、人才概念的一般性界定

人才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着,也因为每个人的认识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古到今,各界对人才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辞海》里对“人才”的解释是:首先从“人”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有才识学问的人或者德才兼备的人;再是从“才”的角度来界定的,是指才能与才学;最后特别指人的品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于“人才”的定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在《领导科学词典》里提出:“人才是指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专门知识、较高技能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是人群中的精华。”在英语里和“人才”最相近的词有talent、genius,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其意为“天才”“、有才能的人”,主要是指人的天赋与才能。再有Hu-manCapital一词,即“人力资本”,也是与“人才”相近的词,指的是劳动者具有的智慧、技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能力。

二、革命领袖人物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才思想是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成立关于“人学”理论的过程中萌生并形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造成的“最大限度的浪费个人发展”和“工人生命和健康的浪费”。马克思分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在此可以得出他们独特的人才思想,也就是符合了人的本性的人、没有被摧残人性的人,这种人的劳动对于社会进步有益,这样的劳动主体就是人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才观是从人性的层面上去探索人才问题,没有排斥忽略任何一个个人,不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可以说,人才只是实现了人的理性自觉的一般人,不是脱离了一般的人。

(二)列宁斯大林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其实列宁与斯大林并没有对什么是人才给予明确的定义,但是列宁与斯大林的论文中体现出来他们对人才本质属性的认识。首先,在1922年2月列宁写给财政人民委员部的信中,提出“人才———精明强干的人”。这是对人才概念的高度概括。在列宁看来,人才是非常广泛的,“在人民中间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思想被列宁反复强调。列宁认为人才是时代的产物,人才应该具备忠诚的社会主义事业心,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经验,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人才,一要政治水平高,二要业务素质好。只有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人才。斯大林指的政治水平高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实践水平高,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业务素质好是指精通业务要有技术,并懂得经济。

(三)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创立提出的人才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工作是一个好干部、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的要求,这是的一贯主张。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一个人才必须“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即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共产党员必须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才”的方面,认为“独立解决问题”是标准。独立解决问题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独立的、创造性地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这是对才干、能力、智慧、经验的综合以及系统的要求。

(四)邓小平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标准是什么?邓小平对这个问题有重要的论述。概括邓小平人对人才概念的界定,有三点:首先是,人才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二、“四化”标准;三、“四有”育人目标。人才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是邓小平人才标准最根本的一点。所谓人才只有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才能有所成就。人才更要服务于人民,把自己的知识才能贡献给人民,深入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才能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四化”首要的标准是革命化,再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有”是指邓小平强调人的教育培养工作并提出的要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邓小平对人才的界定,总的来说,人才是来自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群体。

(五)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是同志人才观的核心理念。重申了邓小平的德才兼备的原则,与此同时强调了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具体来说新时期人才应该具备德、能、学、识四个要求。德是新时期人才建设的首要内容,即道德,是人才的灵魂。能,也就是能力,人才必须有利用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识,就是指见识,即,人才须能看准时代前进的方向,善于驾驭各种环境,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有勇气去另辟蹊径,能增强人才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认为人才必须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才必须要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且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今天的人才队伍建设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六)对人才概念的界定

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人才思想。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同志自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类各级会议、报告、讲话里都有表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在2003年的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树立科学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凡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成才。”同志认为人才的标准是能力和业绩作为基础,并且德才兼备,应该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能只用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等限定人才,需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传统人才观是以文凭、职称作为标准界定人才的,现在科学人才观具有人才界定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人才评价机制的全面性等特点,这足以体现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显示了他对人才定义和标准有着深刻的规律性认识,为人才的界定、选拔等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领袖们继承并有所创新人才概念。

作者:炳德日雅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